人物生平
元世祖至元22年(1285),劉道明與葉雲萊、華洞真應詔赴京,充任禦前承應法師,獲得成功。受賜銀印“充武當山教提點”,任武當山護持。元世祖頌發“護持聖旨”,保護武當山道教。劉道明等武當高道編道書,置辦廟產,修葺殿宇,使武當山凸現元代中興的局麵。
劉道明居武當山五龍宮,苦誌修道,對武當山綺麗自然風光及曆世真仙修道傳聞亦有濃厚的興趣。他披覽群書,訪求耆老遺籍,廣收資料,撰寫成《武當福地總真集》一書。南宋時期的150多年間,武當山是南宋王朝的北方邊界,抵近前線。宋金、金元、宋元多次在此開展拉鋸戰。
據記載,公元1128年,金兵攻陷鄧州、均州、房州州;公元1217年全國移都汴梁(今開封市)後,再次發動侵宋戰爭,雙方激戰於襄陽、棗陽一帶;公元1231年,元兵攻入漢中房州,“前峰峰三千人,破金兵十餘萬於武當山,趨均州,乘騎浮渡漢水”;公元元1244年,元軍改均州治所於漢水之北,南宋的均州治所遷到武當山山紫霄宮,雙方拉據戰互有勝負。曆經150多年的戰亂,被古人敬慕之極的武當山遭受很大的破壞,這裏已是“靈跡杳然”,廟觀荒廢路絕。據記載,宋末元初的紫霄宮“十五六杳無人跡”。
元世祖至元12年(1275)開始,由於魯洞雲、汪真思、葉雲萊等著名高道的創建,使武當山出現了南北道派交匯融合的新局麵。就在這“板既蕩於前日,事漸於後來”的情況下,劉道明“會萬古之精華、一山之風月”,於公元1291年,寫成《武當福地總真集》三卷。公元1300年,元朝均州蒙古官員息刺忽必烈為總真集作“序”,名“武當事跡序”。公元1301年,朝廷官員呂師順“跋”。是書臻於完得以風行。
《武當福地總真集》的主要內容有:武當事實、峰岩溪澗、台池潭洞、宮觀本未、神仙靈跡、仙禽神獸、奇草靈木、山肴野簌、天封玄帝聖號、宋封聖號、錄善降日、供獻儀物、四天天帝及諸神、古今明達等。可謂風物備至,係統宣說。使武當山更加顯耀於世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